樣式雷是明清兩朝皇宮的締造者,是明清皇家重要古建筑和園林的設計者,圓明園、頤和園、景山、天壇、北海、中南海,乃至京外的承德避暑山莊、清東陵、清西陵,這些后來成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著名建筑都出自一個雷氏家族。2007年,樣式雷古建筑圖檔經過評選,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《世界記憶名錄》,成為我國第五個世界記憶遺產項目。
所謂“樣式雷”,就是清代200多年間,雷氏家族有7代人擔任樣式房總設計師,設計修建了壇廟、園林、陵墓、府邸、宮殿等一系列皇家建筑,這些知名的古建筑深深烙上了“雷氏風格”,所以被稱為樣式雷。
樣式雷先祖在明朝就開始從事木工行當,到了清初,雷家木工手藝傳承至雷發達,一個傳奇建筑世家的輝煌就此拉開序幕。1683年,為修建皇家宮苑,工部營造所面向全國招募能工巧匠。那年,年逾花甲的雷發達,以藝應募,從南京來到北京。雷發達受雇營造所時,恰逢康熙重修三大殿,很快,雷發達就從眾多工匠中脫穎而出。主持紫禁城重修設計時,他大膽創新,保留了中軸線上大殿建筑的嚴格對稱,但軸線兩側建筑物排布只求大致對稱,而在細節處尋求變化與不同。
這樣,既突出了中心,體現了“居中為尊”,又形成了統一而有主次的整體。雷發達創新的這一建筑模式,在日后數百年,對中國建筑美學產生了重大影響。晚年,他寫下《工部工程做法則例》《工程營造錄》,成為我國古代建筑設計的“指導典范”。
但真正“樣式雷”建筑世家的帷幕,是雷發達的兒子雷金玉拉開的,雷金玉跟隨父親雷發達進京之初,
在國子監讀過書,后“棄文從工”,跟隨父親一起參加皇家宮殿的營造。雷發達死后,雷金玉留在了營造所。他的“出場”是從挽救一場危難開始的。
清代皇家建筑設計機構叫“樣式房”。那時,紫禁城太和殿正在修繕,因缺少大木頭,官員們便從明代殿陵中,拆取一根金絲楠木換作太和殿大梁用料。工程竣工之日,要舉行上梁典禮。
這一天,康熙帝親臨現場觀看。沒想到這個節骨眼卻發生了意外,脊檁怎么也合不上榫,工部官員嚇得滿頭大汗。幸好一位官員機敏,趕緊找來雷金玉。雷金玉持斧而上,啪啪幾下,大梁轟隆一聲,穩落到位,絲絲入扣?滴醮笙,封雷金玉為內務府總理欽工處掌案!百p七品官,食七品俸。
雷聲澂成年后,接掌樣式房,成為第三代樣式雷傳人,雖然他執掌了樣式房工作,但由于缺少行家的指點幫助,因此技藝平平,并沒大的建樹。為了重振樣式雷的輝煌,他把精力用在教育兒子上,終于培養出雷家瑋、雷家璽、雷家瑞三個大師級人物。
樣式雷全程參與惠陵踏勘和營造工程
樣式雷傳至第四代,雷家璽、雷家瑋、雷家瑞三兄弟,成為當時設計界強大的鐵三角。
三兄弟生活在乾隆盛世,這是清代皇家建筑最興盛的時代,
樣式雷制作的燙樣有多牛呢?
所有燙樣均可層層拆卸,
打開燙樣屋頂,
便可看到內部梁架結構、彩畫式樣,
上面還貼著一個個尺寸標簽。
如今連縮微模型制作大師見了也自嘆不如。
所以建筑專家說:“一家樣式雷,半部古建史!
可惜的是,燙樣工藝后隨雷家的衰落而失傳。
乾隆曾六下江南,
江南旖旎精巧的園林景致讓他難以忘懷,
便想用北京西郊山水再現柔婉明麗的江南風光,
于是三山五園工程熱熱鬧鬧地開工了。
雷家三兄弟便成了其中最閃亮的角色。
樣式雷留下的各種珍貴圖檔,
僅國家圖書館就收藏了兩萬多張。
涵蓋了眾多類型,
如正立面、側立面、旋轉圖、等高線圖等,
工程每個細節,結構每個尺寸,全有記載。
此外,樣式雷還畫了“現場活計圖”,
即施工現場進展圖,
從圖樣中可以清楚看到陵寢從選地,
到基礎開挖,到修建地宮,
直到最后屋面完成的整個過程。
圓明三園(樣式雷史料)
正陽門設計圖